湖北省黄陂(今大悟)县人。原名徐元清,出身大别山贫苦窑工之家。
《西行漫记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,它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﹐斯诺。1936年,斯诺只身深入陕北,采访刚刚经过长征到达那里的红军,异常吃惊地听到红军将领徐海东一家的遭遇,被“国民党军杀了66口人,包括他的27个近亲和39个远亲,老老少少,男男女女,甚至婴孩都给杀了”,斯诺特地采访了徐海东。在书中斯诺对时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有着这样的描述: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“大名鼎鼎”的了,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。那么,徐海东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神秘人物呢?
徐海东,七代窑工世家,曾当过11年窑工。窑工生活给了徐海东许多的磨砺,艰苦的岁月造就了他刚毅、坚强、耿直、豪爽的个性。他历经百余仗,九次负伤,身上战创17处,人称:“中国之夏伯阳”。
大革命失败后,他受命返回家乡,组织起黄陂县第一支农民自卫军,开展武装斗争。1931年春,徐海东所部被编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。此时的徐海东已经成为红军中一员猛将,他常常是挥舞着大刀,率先冲入敌阵,战士们见了勇气倍增,敌人见了心惊胆战。徐海东敢闯险境,善打硬仗,临危不惧,多次使部队转危为安,为保卫苏区和人民群众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西安事变爆发后,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南下开赴陕西商州,援助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,逼退了威胁西安的国民党军,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。
抗日战争初期,徐海东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旅长,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晋东南反“九路围攻”,指挥了温塘、张店、町店等战斗,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。特别是町店一战,取得全歼日军一个联队,毙伤俘敌千人的重大胜利。1939年9月,徐海东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,指挥了周家岗等战斗,取得新四军在秃东首次反“扫荡”的胜利,巩固和发展了秃东抗日根据地。
在各种危急关头和严峻考验面前,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同各种错误行为进行坚决斗争。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,他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,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,模范地执行党的各项决定,为加强红军内部的团结做了大量工作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他身处逆境,病魔缠身,仍然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,关心军队建设,同林彪、江青一伙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。邓小平同志曾评价他“对党是一颗红心”。
在敌人面前,他英勇无畏、冷若冰霜,在同志面前,他肝胆相照、温暖如春;在名利面前,他居功不傲、淡泊明志;在邪恶面前,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。这就是窑工出身的徐海东将军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墓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