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了解,殡仪馆与火葬场两词在我国的出现的时间约为晚清民国时期,凡资本主义列强侵占租借的城市地区多开设有殡仪馆或火葬场。如上海、武汉、青岛等地。上海市区两大殡仪馆之一的宝兴殡仪馆,至今已有百年历史。

“殡仪馆”在国外至今,一般不包含火化功能,而仅提供接运、殡殓、追悼服务。火葬场为独立存在功能性设施。民国时期的我国上海,曾同时存在多家殡仪馆和火葬场。

殡仪馆

新中国成立之后,国家领导人倡议殡葬改革“土葬改火化”。自1960年代之后我国各地修建兼有追悼功能的火葬场(这几十年间修建的火葬场,以“红砖大烟囱”为地标)。

殡仪馆与火葬场的区别是什么?

大约自1990年代开始,我国各地火葬场普遍改名称为殡仪馆。近年以来,各地新修建殡仪馆则一律不设大烟囱,而从环保考虑增设烟尘过滤装置。

目前,除土葬区殡仪馆之外,我国火葬地区仅广西南宁殡仪馆与上海市区两家殡仪馆(龙华、宝兴殡仪馆,如今仅提供除火化之外的殡仪服务)等少数几家殡仪馆与“火葬场”实际区分开。另外,近年来,各地新兴起修建“殡仪服务中心”,仅提供接运、殡殓、追悼、礼仪服务,火化则单独到殡仪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