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行走明十三陵之-长陵
长陵是明十三陵的祖陵,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,位于北京市昌平天寿山主峰南麓。也是朱棣迁都北京后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,为自己选择和建造的陵寝。明长陵所在位置,青山环抱、明堂开阔、水流屈曲横过。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,势如门户。陵区平面均呈长方形,后面有圆形的宝城。建筑自石桥起,依次分列陵门、碑亭、祾恩门、祾恩殿、明楼、宝城等。
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(1409年),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,营建时间最早,用料严格考究,施工精细,工程浩繁,营建时日旷久,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。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。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。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。其前面的方形部分,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。
第一进院落,前设陵门一座。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,面阔显五间,檐下额枋、飞子、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;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。陵门之前建有月台,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(已拆除并封塞)。院内,明朝时建有神厨(居左)、神库(居右)各五间,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。神厨、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,碑亭则保存至今。第二进院落,前面设殿门一座,名为祾恩门。据《太常续考》等文献记载,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“祾恩殿”,殿门名之为“祾恩门”,始于嘉靖十七年(1538年)。第三进院落,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,为陵寝第三重门。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。
具体建筑依中轴线为:
长陵宫门及碑亭。陵门外是一片平坦的小广场,东、南、西三面松柏环绕,北面高台上的砖石建筑为陵宫门,黄琉璃瓦歇山顶,三道券门。明代在门东有宰牲亭,门西有具服殿五间,现已不存。门内庭院东西侧本有神厨、神库各五间,现已不存。仅庭院东南角一碑亭尚存。亭内石碑龙首龟趺,雕刻生动,石质润泽,在明陵诸碑中是罕见的精品。
祾恩门。为祾恩殿殿门,始于嘉靖十七年(1538年),是世宗朱厚熜亲赐佳名。其中,“棱”字取“祭而受福”之意,“恩”字取“罔极之恩“意,长陵棱恩门,为单檐歇山顶形制,面阔五间(通阔31.44米),进深二间(通深14.37米),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.57米。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,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,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。室内明间、次间各设板门一道,稍间封以墙体。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,书“祾恩门”三金字。
祾恩殿。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,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基上,金砖铺地。殿面阔九间(66.56米),进深五间(29.12米),象征着皇帝“九五”之位。所有木件全用金丝楠木为之,古色古香。一米多直径,十几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,承托着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,雄伟壮观、举世无双。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,高12.58米,底径达到1.124米,为世间罕见佳木。
祾恩殿内陈列。永乐皇帝铜像,祾恩殿中有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永乐皇帝铜像,形象逼真,做工精湛考究,此造像是史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。此外殿内陈列着明陵地宫出土文物数百件,播放1956年发掘地宫的实况录像,帮助游人解开地宫之谜。
两柱牌楼门。为柱出头式牌坊,又称棂星门。其两石柱,截面作方形,顶部各雕一坐龙(两龙相对),前后戗抱鼓石。柱间木构部分仍为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时仿景陵制增构。其制,单檐一间,黄琉璃瓦顶,两山面各置博缝板,檩枋之下置重翘五踩品字斗拱六攒,其里外拽的拱头、耍头均作三幅云形式。斗拱之下依次安装平板枋、大额枋、花板、小额枋、门框、上槛(安装门簪四枚)、余塞等构件。此两柱门的宽度较之其它陵也是最大的。
方城明楼和宝城。宝城砖砌,圆形,直径约340米,周长1公里多,上有垛口,形似城堡。内为高大的封土,封土下面就是地宫的位置。宝城南面中央有门,可沿磴道上达明楼。楼呈方形,四面辟券门,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。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,檐下榜额书“长陵”二字。楼正中有圣号碑一座,额篆书“大明”二字,碑身刻“成祖文皇帝之陵”。
另外长陵除陵园自身外,还有东西二坟,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,西坟在定陵西北,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朱棣殉葬的宫妃,因其坟形如深井,故名东井、西井。前面已经有博文专门介绍;还有前面博文提到的沿神路轴线上的大红门、神功圣德碑、石像生和龙凤门等,这都属于长陵的一部分,已经在前面有所阐述,在此不重复介绍了。
本文转自:新浪博客(博主:同路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