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年我们到街道社区宣传骨灰海撒,告诉老百姓这是一种‘节地生态’的安葬方式。老百姓不理解,有的社区居民还把我们的宣传单给撕了下来。”北京市民政局一位多年从事殡葬管理的工作人员回忆说,上世纪90年代,北京开始实施骨灰海撒,推行时碰到了不小阻力。
“入土为安”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殡葬传统。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,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,新中国成立以来,大力推行的遗体火化目前已在城市中基本普及。然而,人死后,遗体装棺、埋葬入土、竖立墓碑、雕刻墓文,亲人好友逢时祭扫等风俗很难轻易改变。
“过去在昌平,选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就葬人,凿大墓、立大碑,这样的事情多了。别说海撒,就是公墓建得要让老百姓接受,都不容易。不过,殡葬改革,再难,也要做。”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说。
在政府相关部门多年努力下,越来越多逝者开始选择节地生态葬。去年一年,北京共有近三千位逝者选择骨灰海葬,生态殡葬逐渐获得了民众的接受。
4月1日,记者在北京市市属公墓服务站看到,多名家属在询问办理生态葬的相关手续。
一头白发的刘阿姨告诉记者,去年她为去世多年的母亲办理了骨灰海葬,近几年,身边不少人不再续租墓地,转而选择海葬等方式。“在地下呆了几十年了,也让他们随着大海去世界各地转一转”,对于海葬,刘阿姨表现得很洒脱,她说自己和老伴早已立下遗嘱,死后选择生态葬。
年近七旬的金大爷去年也没再给父母的墓地续租,而是把坟迁到北京天寿陵园进行自然葬。“自然葬既是生态节地,给资源环境减少了负担,也给后辈们打理墓地、祭扫减少了负担。”他说,这些年他一直在为父母寻找一块青山绿水的墓地,将来他也会进行生态葬,回归自然,“现在的人多忙啊,公墓里那些没有人祭扫的墓,多可怜啊。”
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,“近十几年来,全市没有再审批增加一个经营性公墓。全市33家公墓面积多年没有增加,土地稀缺”。针对“死不起、葬不起”的言论,李红兵认为本质上是殡葬观念的问题。
“殡葬观念的改变基本上以20年为代际,两三代之后大家能广泛接受生态葬的观念。在推广生态殡葬过程中,政府努力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”中国殡葬协会原会长戚学森说。
本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(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)一篇文章的部分内容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